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城市中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迈进。作为信息技术的杰出代表,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智慧城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是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创新2.0)下的城市新形态。它基于全面而深入的感知能力、宽带泛在的互联网络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场景,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和协同创新成为主要特征,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这种创新不仅塑造了城市的公共价值,还为生活其中的每一位市民创造了独特的价值,从而实现了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据可靠数据显示,中国已有超过500个城市积极投身于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中。在这些城市中,重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宁波、珠海、佛山、厦门等城市以其领先的整体发展水平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领头羊。

近年来,不仅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还有格力、长安等传统制造大厂,以及小米、科沃斯等创新型企业,都在加快他们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布局。这些企业的参与不仅催生了新的业态和模式,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智慧城市正在推动全球城市的变革,同时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竞相布局,以争夺行业的领导地位。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虽然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平台市场规模同比下降了4.2%,达到了53.2亿元,但随着大模型、生成式A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预计未来该市场规模将恢复增长态势。报告预测,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7亿元,到2024年将进一步扩大至61亿元。这表明,智慧城市领域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市场呈现出集中度较高的格局,前五家企业合计占据了42.4%的市场份额,显示出这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中,商汤科技以16.5%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这主要得益于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商汤科技不仅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还积极拓展市场,与多个城市达成合作,推动了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应用的广泛落地。

百度则以12.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作为中国的科技巨头,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实力,其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百度还积极推动与各地政府的合作,通过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科大讯飞以5.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作为专注于智能语音技术的企业,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智慧城市的语音交互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云从科技和城云科技分别以5.7%和1.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和第五。这两家企业在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应用经验,为智慧城市的安全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这五家企业外,还有其他众多企业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些企业涵盖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各个细分领域,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共同推动着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落地实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更多智慧城市行业深度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研究报告》。

狭义上的智慧城市是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城市状况,使城市生活便捷;广义上理解应是尽可能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城市规划、建筑让人赏心悦目,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可以陶冶...

随着社交媒体上各种形式的婚礼仪式的传播,年轻人们逐渐对婚礼有了不同于传统形式的策划想法。从结婚人数来看,自2013...

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能源领域一系列重磅规划和政策密集出台,形成了推进能源革命的战略规划体系,能源革命...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租车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倍以上,其中,新能源车辆预订同比增长5倍;95后的租车订单占比超四...

近两年,随着大家越来越意识到AI芯片对于算力的重要性,AI芯片这一赛道中的玩家也越来越多。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开启...

近几年,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口罩等原因,使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健...

储能电站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储能电站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
1春节租车市场火爆!预订量暴增200% 汽车租赁行业市场机遇深度调研分析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