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产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郭嵩,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江苏省工业化和信息厅副厅长张星,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陆建康,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吴琦,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刘成林,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林
索文斌主持大会开幕式。张星代表江苏省工信厅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正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并强调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表示江苏将积极发挥大院大所的“最强大脑”和高端资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智慧和力量。会上,他提出了三点倡议:一是兴科技之风,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构建健全的产业科技创新生态;二是聚创新之力,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攻克智能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三是汇发展之智,鼓励各创新主体在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勇于尝试、积极探索、协同创新。
吴琦在致辞中代表苏州市政府向莅临大会的各界人士为苏州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苏州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对江苏、对苏州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积极信号正在不断释放,新的动能正在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进一步筑牢。他表示,苏州在条件保障、资源整合、成果转化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具有优势,热忱欢迎广大专家学者、企业家把更多优质项目和高端资源落户苏州,携手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刘成林代表主办方,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分析了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潜力,表示中国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是顺应时代需求、贯彻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发挥苏州“关键作用”的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联合苏州市及相关企业、科研高校共同打造智能科技创新高地,深度布局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全链条,契合产业需求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和创新链高质量融合发展。
王振林在致辞中指出,智能产业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引领高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也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南京大学作为扎根江苏大地的百廿高等学府,拥有文理工医学科的交叉优势,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很好的积淀。苏州校区作为南京大学发展壮大新工科的主阵地,汇聚了最优秀的创新人才、最前沿的技术研究、最灵活的合作机制,将继续探索智能产业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全力为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张瑛指出,苏州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在“2+4”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大院大所落地和创新人才引进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表示,高新区将以本次智能产业创新大会的召开为契机,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全力打造长三角智能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并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发出到高新区考察调研、投资兴业的邀约。
开幕式期间,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了中国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揭牌、首届智能技术创新大赛启动、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
院士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亮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以“人工智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围绕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内涵,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实质、算法、硬件和未来发展趋势。他指出数字经济发展关键路线需要瞄准具体的应用场景,深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助力相关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创新赋能。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郭嵩以“打造联邦边缘人工智能新基建,迎接千行万业新智能”为题,阐述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正推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革命性的范式转变,并为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与挑战。报告着眼于联邦边缘人工智能新基建技术,利用边缘算力在成本、时延、隐私的天然优势,将分布式、异构、多方算力有效汇聚起来,聚沙成塔,成为算力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算力供给方,推进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以“工业智能及工业软件”为题,介绍了工业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工业智能技术的内涵特点、技术框架及价值优势,从智能感知、智能调控和协同优化等角度凝练了工业智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并分析了工业软件现状及产业发展,以及工业智能技术对工业软件的赋能作用。最后,通过案例阐述了工业智能及工业软件相关方法与技术的具体应用。
除院士报告外,大会还组织了产业报告和人工智能与艺术平行报告,智能产业技术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专家、领军企业家齐聚一堂,分享、探讨智能产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带来新思路、激发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