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開幕,會上正式發布了『2023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和『2023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由南開大學、南開大學深圳研究院、天津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聯合研發的『活體細胞精准操作機器人技術及系統』入選『2023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該項目旨在利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實現自動化活體細胞操作,對解決農業育種『卡脖子』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已在生物醫藥、百家乐下载官网 百家乐官方平台腦科學研究等14家單位開展了示范應用。
天津北方網訊:12月6日,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開幕,會上正式發布了“2023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和“2023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由南開大學、南開大學深圳研究院、天津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聯合研發的“活體細胞精准操作機器人技術及系統”入選“2023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百家乐下载官网 百家乐官方平台該項目旨在利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實現自動化活體細胞操作,對解決農業育種“卡脖子”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已在生物醫藥、腦科學研究等14家單位開展了示范應用。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元,活體細胞操作對生物醫藥的發展、農業育種關鍵核心問題的解決都具有重要意義,且需求增長迅猛。然而,活體細胞有生命,操作成功率低、操作後成活率低、後續發育率低,這對機器人技術提出了極大挑戰。
面向生命科學發展對活體細胞操作的迫切需求,南開大學趙新教授團隊展開科研攻關,研發基於最小力的精准定點操作技術、基於最小應變的精准微創操作技術、面向最小去核量的定量去核操作技術,研制出國內活體細胞精准操作機器人系統。
據趙新介紹,面向變形體的機器人精准定點操作技術,針對細胞表面形狀不規則、細胞受力變形位置變化、操作工具在細胞內部移動引起目標位置漂移等問題,發明了無接觸細胞三維形態測量與最佳接觸位置選取方法、基於最小力的機器人化精准細胞撥動方法、基於細胞核動態位置漂移建模方法,實現了精准定點操作,提高了細胞操作成功率。
“機器人化精准微創操作技術,針對操作工具穿入細胞及細胞內施加負壓帶來細胞損傷等問題,發明了基於壓電陶瓷驅動的超聲振動顯微細胞穿入系統、最佳去核壓強的確定方法,實現了精准微創操作,提高了操作後細胞成活率。”趙新說。
趙新表示,機器人化定量去核操作技術,則針對盲法去核遺傳物質不可見、細胞姿態影響去核量、去核量實時檢測等問題,發明了基於增強現實的定點去核方法、基於細胞姿態的定量去核方法、基於生長域的微管內增量式細胞質速度場檢測方法和去核量測量方法,實現了全部去核並減少去核量的目標,提高了細胞後續發育率。
該項目為生命科學研究與成果推廣提供自動化細胞操作系統,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機器人系統操作培育的首批克隆母豬已用於育種生產,在京津冀14家生豬養殖單位繁育後代1.9萬餘頭,經濟效益1.3億餘元,為解決我國原種豬“卡脖子”問題提供了原創技術。
據悉,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是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等15家國家一級學會、16家企業、12家科研機構和12家高等院校聯合組成的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遴選出的優秀項目。2023年10月,“活體細胞精准操作機器人技術及系統”項目以總分第一名入圍。此前,該項目獲得2022年度天津市技術發明特等獎。(天津日報記者姜凝)